首頁 |
|
王加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聯農帶農機制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牽引。近年來,我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一、堅持產業帶農,挖掘鄉村產業帶農增收潛力。打造精品休閑農業,支持各地創新開展“蘇韻鄉情”休閑農業系列推介活動。宣傳推介“百優鄉產”“百味鄉食”,組織開展“特色鄉宿”推介,深入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康養等融合發展,鼓勵發展夜經濟、銀發經濟、民俗經濟、親子經濟等休閑農業消費場景,帶動更多農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推進數字賦能產業融合,聯合省商務廳和省郵政管理局制定《加快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圍繞推動農產品全鏈條數字化改造,指導各地提升生產加工、經營流通、質量監管等各環節的數字化水平,做優做強鄉村“土特產”,帶動農民增收。
二、加強技能培訓,增強農民就業增收內生動力。分類實施精準培訓,聚焦新生代農民工、低收入農戶勞動力、農村新成長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差異化、“訂單式”技能培訓,重點對接制造業、服務業崗位。加強農業技術、電商運營、鄉村旅游等領域培訓,強化農民實操能力,推動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職業技能認定以及電商直播專項職業技能考核,服務鄉村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培訓載體與模式,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培訓網絡,線上開設“鄉村振興”培訓課程專區,不斷豐富培訓課程資源,依托“就在江蘇”智慧就業平臺開設農民培訓專區,實時推送培訓課程與就業崗位信息。在基層一線開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提供政策咨詢、技能培訓、崗位對接一站式服務。
三、完善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共享產業增值收益。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主體帶動作用,建強聯農帶農主體,總結推廣“加工增值+保底分紅”“資源整合+自主經營”“全產業鏈+效益返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產業聯農帶農機制,讓更多產業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鼓勵龍頭企業牽頭成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育種、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等各類主體融入全產業鏈,形成主體聯合、要素聚合、利益粘合、分工明確的共同體。將聯農帶農數量作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的重要內容,2024年全省各級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超1300萬戶農民增收。放大“戴莊經驗”示范效應,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不斷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涉農企業扶持政策與帶動農戶增收掛鉤機制。深化“五方掛鉤”機制,加大“六大片區”、革命老區幫促力度,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
四、加強政策引導,保障農民持續增收。2022年,省人大頒布《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用專門章節強調農民增收。2023年,省人大頒布《江蘇省家庭農場促進條例》,明確發展家庭農場支持保障措施,為農民致富增添了新動能。2024年,省人大出臺《關于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強調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目標導向。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還是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七大專項行動之一,去年省人大專題聽取和審議了省政府關于促進農民增收情況的報告。同時,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在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培育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與村鎮布局有機融合,促進農民就近就業。積極保障設施農業發展用地合理需求,2021年以來全省共備案設施農業用地項目8237個、保障用地面積18.99萬畝。這些強農惠農的政策措施,有力保障了農民持續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吸收借鑒您所提建議,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民更多參與現代農業發展、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實現持續穩定增收。一是積極培育富民產業。落實農業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加強企業指導服務,高質量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提升項目,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通過成立聯合體,形成企業和農戶在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讓更多農民參與農業全鏈條全環節,提高農民市場風險應對能力,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二是扎實開展技能培訓。依托“智慧就業”平臺擴大線上課程覆蓋面,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專業的在線學習、崗位招聘服務。建好用好江蘇工匠課堂,豐富課程資源,打造高效便民的數字化培訓服務場景。大規模開展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年培訓規模不少于5萬人次。建立“企業提需求-政府建目錄-農民選項目”的精準培訓機制,圍繞農業新興產業開設培訓班,促進培訓與市場需求對接。鼓勵職業院校與龍頭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訓,實現“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三是健全完善聯農帶機制。聚焦聯農帶農、金融支持、農民培育等重點,推動提升政策供給和法律法規貫徹落實針對性、有效性,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將深化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列為重點改革事項,在保障農民基本收益的前提下,鼓勵將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勞動力、資金等要素量化入股,參與產業經營利潤分配,探索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持續深化“五方掛鉤”機制,不斷加大“六大片區”、革命老區幫促力度,推動工作落地落實。四是優化資源要素供給保障。結合鄉村發展環境變化,持續優化完善規劃成果,科學布局和滿足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等用地需求。更大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機制,為農民增收做好服務保障。
感謝您對農民增收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省“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