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近日,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度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建設示范名單”,我省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增至93個。此次新增的49個應用場景,涉及15個技術領域。其中,人工智能領域最多,為14個;氫能和新型儲能領域有5個;未來網絡、低空經濟領域各有4個;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均3個。
應用場景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對于促進前沿技術創新應用,實現技術迭代升級和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年底以來,江蘇圍繞“10+X”未來產業體系,實施未來產業發展“5個100”行動,包括建設100個應用場景。今年,各地篩選后向省科技廳推薦的前沿技術應用場景達140個,較去年增加44.3%,表明各地未來產業發展力度不斷提升、成果日漸增多。
什么樣的應用場景能進入這份名單?省科技廳有關人士介紹,重點評價技術是否具有前沿性、引領性,是否可落地、可實施;場景是否具有明確的最終用戶,是否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能否形成示范帶動效應;是否已具備前期工作基礎,已在一定范圍應用并取得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入選名單的應用場景,在推動前沿技術研發、重大產品研制等方面,具備明顯的示范效應。例如,“高危環境下具身智能帶電檢修機器人場景應用”由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建設。該公司針對高危環境人工檢修風險高難題,通過高度適配專業作業工具設計、高危作業場景三維重建與定位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機器人多傳感器融合定位、多任務自適應協同作業等突破,在多省份完成萬余次作業。
49個應用場景中,由企業牽頭建設的有42個。例如,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建設的應用場景,將大模型智能體嵌入城市生命線監管系統,并與住建部門的日常監管流程深度融合,通過AI在應急調度、數據核查、公文生成等核心環節的閉環應用,解決排水數據管理復雜、依賴人工等難題。
由省級以上高新區內的創新主體牽頭建設的應用場景有31個。這充分體現高新區通過實施“一園區一產業一賽道”工程,正加快“有組織科研+有組織轉化”,支撐承載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更好地發揮創新“主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