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9月26日,省工信廳舉辦活動,發布“十四五”以來江蘇制造“智改數轉網聯”推進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這是9月22日—28日“2025年中國制造宣傳周”活動的一部分。本次宣傳周以“創新融合 雙向賦能”為主題,活動期間,工信部聯合各地協同宣傳我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最新實踐和豐碩成果。
據介紹,2021年12月,江蘇在全國率先部署開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2023年10月,我省提出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深入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大行動”;2024年12月,再次出臺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更大力度更廣范圍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在這一過程中,江蘇總結經驗,摸索出一批推進模式,“一企一策”提供免費診斷服務,靶向制定轉型方案;累計組織5萬余家企業開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評估,超6萬家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圍繞智能制造車間、工廠和數字化應用,累計安排省級財政資金約4.8億元,為6.1萬余家工業企業開展免費診斷,基本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實施數字化轉型項目5.6萬余個,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70.1%、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9.1%,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累計創建國家數字領航企業14家、卓越級智能工廠68家,15家企業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數量全國第一,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10年全國第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4年全國第一。
省工信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扎實實施新一輪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設定可量化的具體目標——加快全省智能工廠梯度體系建設,每年引導1萬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基礎級智能工廠建設,2000余家企業開展先進級智能工廠建設,1000余家企業向卓越級智能工廠躍升;每年推動約1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3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動江蘇制造全面邁向“江蘇智造”。